发布时间:2024-06-14 18:16:32 浏览:
6月12日,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对蜜雪冰城(潘家园店)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称:近日,有网民发布蜜雪冰城(潘家园店)员工在店内水池冲洗脚部的视频。经调查,视频所发映情况确实存在。由于该员工在操作区水池内冲洗脚部的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现已责令该门店立即进行全面的清洁与消杀,消除食品安全隐患。(6月12日齐鲁晚报)
这些年来,时不时就有违反法律法规、造成食品安全隐患乃至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事件被曝光。这类事件屡禁不止,自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透过众多客观和主观原因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最为主要也最为关键的因素:
第一,有关监督检查不经常、不得力,给违规违法者“提供”了大量可以乱操作、骚操作、暗操作的机会。媒体上关于食品行业违规违法的事件层出叠见,可发现和揭露这些违规违法行为的,大都是记者、顾客和网民。相比之下,有些执法管理部门通常扮演着“事后诸葛”的角色,有的甚至仅仅扮演了“消防员”的角色,哪里发生了食品违规违法事件乃至热点社会舆情才匆匆赶去“救火”。尽管他们“救火”的认真姿态和敬业精神值得肯定,但往往因其被动而难以挽回或补救已经造成的不良后果。这说明,我们的市场监管机制还存在许多漏洞和空当,需要不断地加以健全和完善。
第二,对违规违法者的处罚太轻,使其违规违法成本明显小于违规违法所赚取的利益,这就很难从根本上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常见的现象是,一旦有人投诉、举报食品违规违法问题,有关执法管理部门常常就事论事地进行调查和处罚,这种处罚不是太轻、太少,就是太表面化、太临时性,使违法违规的成本太低,不能让违规违法者产生“痛感”,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震慑、威慑违规违法者。只有施以严处和重罚,让受罚成本远远高于违规违法所得利益,使其完全龙8long8得不偿失,有的甚至罚他个倾家荡产,才能产生“首次效应”和警示作用,让人再不敢轻举妄动、以身试法。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如果对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不力、处理不好,不仅会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会妨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必须对那些无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大赚“昧良心钱”的人和事处以及时而有力的重罚,才能以儆效尤、收到成效。有关执法管理部门应当明白一点:在现有法律法规范围内,对食品违规违法行为处罚得再严厉也不会“过头”,都会深得老百姓的拥护,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