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4 05:29:10 浏览:
韩国导游常说,“我们发现一种菜,就把它泡了。”天门人也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发现一种菜,就把它蒸了。”
史载,天门蒸菜源于王莽时代。王匡、王凤两兄弟在竟陵起义,遭官兵追击,起义军无以为食,只能靠挖野荸荠和野菜充饥。当地农民知道后,纷纷献出家里珍贵的备荒粮食。起义军将粮食磨成米粉,与野菜拌在一起蒸,难以下咽的野菜变得有香有味。天门蒸菜由此传开,当时称作“匡凤菜”或“绿林菜”。
如今,蒸菜已成天门的一道“金字招牌”,几乎家家会做,民间宴席有“无蒸不成席”的说法。逢年过节,餐桌上香喷喷的“十大碗”,九碗都是蒸菜。蒸法也由最初的清蒸、粉蒸等发展成“九蒸”,即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酿蒸、花样造型蒸、封蒸、干蒸等九种技法,品种3000多个。
“170万天门人民,至少100万人会做蒸菜;95%以上的餐饮店供应有蒸菜。”天门烹饪协会会长吴斌介绍。
2010年,天门获全国首个“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4年,天门蒸菜入选国务院礼宾菜单,并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今年又登上央视《回家吃饭》。
天门蒸菜香飘四海,离不开政龙8游戏唯一官方网站府呵护。从2010年开始,天门通过举办蒸菜节、召开蒸菜研讨会、制订蒸菜标准、打造蒸菜一条街等方式,扩大天门蒸菜影响力。
“将天门蒸菜打造成一个新兴的特色食品产业。”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方爱平建议,建议按照统一蒸菜制作标准、统一酒店装修风格、统一经营管理模式、统一主辅材料供应等,打造餐饮连锁企业知名品牌,实现规模效益。
曾翔云建议,川菜产业化有挂靠在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省级人文社科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湘菜产业化有“湖南湘菜研究所”的支持,“鲁菜研究中心”助推鲁菜振兴行动,“粤菜研究中心”助推佛山美食主题旅游。天门蒸菜产业化,也需要组建自己的智囊团,不断推出适合大众需求,有益身体健康的新蒸菜品种。来源:湖北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