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 夏季鼻炎反复通过这4点判断是不是肺脾气虚体质“惹的祸”

发布时间:2024-08-11 21:10:07    浏览: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主任医师、学术带头人李云英教授。

  本专栏将定期推送中西医耳鼻咽喉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养生保健科普知识,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最近的气温一路走高,急诊里感冒发烧、鼻炎发作的病人却变多了。为什么夏季天气这么热,鼻炎反而容易反复?该如何调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一方面,近几年的夏季,极端高温气候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在这样的天气下,饮食和睡眠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出现吃不好、睡不好、没精神的情况,这就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影响我们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夏季容易犯鼻炎也与我们的体质有一定关系。

  一些体质较虚的朋友,抵抗力会比较差,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寒,所以在夏天很容易被外界寒邪湿邪入侵。

  大家同样在吹空调,同样在吃生冷的食物时,可能普通人没什么事,但体质虚的朋友就容易出现气虚、阳虚的症状,比如隔三差五就会感冒,经常感到疲倦、无精打采、怕风、出汗多等。而且会反复感冒、鼻炎、鼻窦炎发作,症状又缠绵难愈,这种体质到底虚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肺脾气虚。

  如果我们属于肺脾气虚体质,体内的阳气就会不足,在感受外邪后,免疫系统就很难将身体里的邪气祛除,这就会导致外邪滞留鼻窍,凝聚成痰湿、水湿,导致鼻炎反复发作。

  近年来,肺脾气虚体质越来越高发,它形成的原因除了先天禀赋不足外,和我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也脱不开关系。现在大家动不动就吃寒凉的水果、喝冰镇饮料、滥用抗生素等,这样的行为会伤害我们的阳气,体质变得虚寒,久而久之形成肺脾气虚的体质。

  再者,我们在生病期间,外邪侵犯人体,正气与之相搏,加上一些药物的使用,本来对正气就是一种损伤,生病时间久了,就容易导致肺脾气虚体质的形成;而如果我们本身就是正气不足、肺脾气虚的体质,那么就容易出现正气、邪气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的局面,这就更容易导致鼻炎、鼻窦炎频繁发作、反复不愈。

  怎么判断我们是不是属于脾肺气虚体质呢?如果生活中有以下4种表现,就可以判断为肺脾气虚体质:

  中医认为,脾属土,肺属金,五行属母子关系,如果我们的脾胃不足,就容易导致肺气虚,形成肺脾气虚的体质。当我们肺气虚时,抵抗力也会随之变弱,很容易让细菌、病毒等外邪侵犯机体,直达肺脏。而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子跟着遭殃,就会出现鼻痒、鼻塞、喷嚏等感受外邪的表现。

  肺脾气虚型的鼻炎,往往出现在一次或几次难以痊愈的感冒之后。这也是因为抵抗力太差,无法将身体里的邪气祛除,外邪滞留鼻窍,就成为了鼻炎。

  很多朋友在生活中很容易就会感觉到疲劳,平时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其实这也是一种肺脾气虚的表现。阳气对人体起着温煦、气化推动的作用,而肺脾气虚体质的朋友阳气往往是不足的,体内的阳气不足,整个人就会懒洋洋的,不想动,也容易四肢发凉、畏寒喜暖。

  脾主身之肌肉,如果脾胃虚弱,那么我们的肌肉就无法保持丰盈壮实,会变得松软无力、腠理不密。而脾胃虚弱的朋友体内的气血生化也往往是不足的,这点会体现在面色发黄或发白、唇色淡之上。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就会导致我们在抵御外邪时更容易让致病原有机可乘,这也是肺脾气虚型鼻炎高发的一个原因。

  肺脾气虚体质的朋友除了胃口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差、容易积食以外,大便也往往是失调的。肺与大肠是相表里,肺脾气虚的朋友要么容易腹泻,要么就容易便秘,这就很容易导致卫表不固、体内气机失调,因而容易引发鼻炎。

  中医看待问题是从整体出发的,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生病变了,并不仅仅是那个部位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身体整体出现了问题。

  鼻炎、鼻窦炎为何容易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肺脾气虚的体质是鼻炎、鼻窦炎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土壤。所以,只有调理好我们肺脾气虚的体质,身体的正气强健了,再配合药物将感染和病邪祛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和调理鼻炎、鼻窦炎,减少疾病的发生。

  “急则治其标,缓则补其本”,当我们的鼻炎、鼻窦炎处于发作期时,我们首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缓解症状、控制发作,减少疾病对我们正气的损害,避免进一步加重肺脾气虚体质。在症状得到控制后,再抓紧时间调理肺脾气虚体质,把损伤的正气补回来,这样才能减少鼻部疾病的发作,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在鼻部疾病急性发作时,最首要的就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服药,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采用洗鼻、喷鼻等外治法。其次,改善饮食和使用外治法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肺脾气虚体质的患者易犯鼻炎。如果鼻炎症状比较重,处于发作期时,可以用这个食疗方来调理。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适量,葱白3根,清水2碗,文火煎沸15分钟后趁热倒入杯中。待药液放温后即可饮用。

  肺脾气虚导致的慢性鼻炎、鼻窦炎,往往会出现间歇性或交替性鼻塞,鼻塞时重时轻、鼻涕量较少、质地清稀等表现。

  而调理肺脾气虚引起的鼻炎、鼻窦炎,我们可以在缓解期时选择补益肺脾,宣通鼻窍的中成药,如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辛芩颗粒等都比较适合。

  肺脾气虚体质的朋友,多半有过敏体质,同时鼻黏膜也会比较敏感。因此平时出门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家中尽量不要养花草和宠物,要勤开窗通风、勤打扫,避免接触空气中的过敏原。同时也要注意防寒,避免感冒诱发鼻部疾病的急性发作。

  鼻腔冲洗可以清理我们鼻腔中的致病原,减少鼻炎发作的几率。如果感觉洗鼻时鼻子很不适、无法接受,我们也可以选择熏蒸疗法,配合鼻炎熏蒸方进行调理,发作期可以连用3天控制鼻部症状,缓解期可以一周用2~3次,起到预防鼻炎发作的作用。

  肺脾气虚体质的朋友脾胃是比较虚寒的,因此不能吃过凉、过于甜腻的食物,尤其是酸奶、冰淇淋、凉茶等,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与海鲜等发物也不能吃,以免损伤脾胃、刺激鼻黏膜,引起鼻炎的急性发作。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脾气虚型鼻炎之所以容易反复发作,就是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体质和脏腑功能失调,才让病邪乘虚而入。如果不增强正气,即使控制住了症状,一旦遇到外邪又会复发。

  肺脾气虚的朋友平时要加强锻炼,“动则生阳”,运动是最好的调理体质的方式。可以多吃些含维生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肉、猪肉、牛肉等等,也可以多吃补脾益气、醒脾开胃的食物。比如:薏米、红枣、红豆、蜂蜜、粳米、扁豆、小米、五指毛桃、山药、太子参和白术等。

  材料:鲜淮山40克(干淮山15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去心),陈皮6克,猪排骨150克。

  3、将所有备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煲1.5小时,加盐即可饮用。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材料:五指毛桃30克、白术20克、辛夷花10克(包煎)、鸡肉200克(切片备用),清水适量

  做法:将五指毛桃、白术及鸡肉洗净下锅,文火煮四十分钟后,再下用纱布或药袋包好的辛夷花,再煮沸即可。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艾灸可以起到提振阳气、祛邪散寒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因此也属于调理肺脾气虚型鼻炎、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重点艾灸穴位为:肺俞、大椎、上星、风池、印堂、合谷、迎香、足三里这几个穴位,艾灸时火头要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以使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宜。移动时速度不可过快,移动范围维持在3厘米左右,每穴灸10-15分钟即可。

  如果不了解如何操作,或是无法耐受艾灸气味的朋友,也可以考虑用艾灸盒或者无烟艾灸贴代替。

  李云英,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岭南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耳鼻喉口腔分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嗓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精编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副主编。

  曾获“中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医务工作者”“南粤巾帼好医师”“南粤优秀教师”“首届颜德馨优秀中医药人才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对咽喉嗓音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擅长:鼻炎、声嘶、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中耳炎、耳鸣耳聋、眩晕、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治。龙8long8中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