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15 09:12:48 浏览:
粤菜有多好吃,无需多言。但其实除了广府菜、潮汕菜,还有客家菜,并称为粤菜三大分支。
万物皆可酿,喜好咸、油、熟、香,同时流传着中原遗风,多种基因融合,让它自带亲切感。
它位于闽、粤、赣交界,是有名的“世界客都”,客家人占比97%,让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客家菜之乡”。
肥而不腻的梅菜扣肉、咸香鲜味的盐焗鸡、还有用料扎实的王炸“煎酿三宝”,一勺猪油点睛的梅州腌面......都是精华。
几乎都是开了二三十年的老字号,菜单盲点都行,即使最为普通的家常菜,都流传着老一辈的收益味道。
新鲜鱼头烹煮的米粉,手打的牛肉丸一口Q弹到极致、现切的鱼生,直接鲜掉眉毛,还有养生的枸杞牛肉汤......
除了实力强硬的客家菜,梅州的主食也丝毫不差,这里的碳水宇宙丰富到不敢想象。
光早餐就能连吃一月不重样,吃一口皮薄肉多的烧麦,还有淋满卤味酱汁的客家肠粉,可腌可煮可炸的细饺……
不同的时节里,就做不一样的粄,有清明粄、萝卜粄、甜粄、笋粄、仙人粄等,再来些弹韧爽滑的算盘子,清凉解暑的凉粉糕,让嘴巴一刻也停不下来。
3元一碟烧麦,4元一份腌面,还有各色的姜汁汤圆,汤水卤牛杂,清补凉,牛奶煮蛋,炸腐卷……包管吃得妥帖。
秋天来梅州,还能赶上柚子成熟季,这里是“中国金柚之乡”,秋日满城柚子香。
产出的沙田柚个头极大,而且皮色鲜黄,肉质清甜,剥开的瞬间就有一股清甜的柚子香,贮藏半年都不会改变风味。
从福建龙岩出发,途经梅州市、河源市。这意味着从广州深圳去梅州,更方便了,几乎比以前缩短了一半时间!
吃一吃客家菜,大口炫蜜柚,看一看2万多座围屋土楼,过几天偏安一隅的慢生活吧。
而吃客家菜,离开不梅州。这里是“世界客都”,客家人占比97%,地道好吃。
喜欢吃野、吃粗、吃杂、吃素,以炖、烤、煲、酿渐长,追求的就是浓郁咸香,原汁原味。
说起客家菜,绕不开酿菜。这是客家菜的标杆,而且客家人有一套自己的酿菜江湖,看见什么酿什么。
中原人爱吃饺子,但由于在岭南没有足够的面粉。为了解馋,便把各种蔬菜当做饺皮,将肉馅酿进去进行烹煮。
却没想到竟然意外收获了成倍的鲜美。客家酿菜太多了,而在梅州最经典的便是煎酿三宝: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
酿豆腐必然是酿菜的C位担当,上过央视《美食中国》的客家酿豆腐,也是来到梅州必吃的家乡菜!
在的豆腐上挖个洞,塞入香菇、碎肉、葱蒜等,往油锅里一炸,豆腐、大葱、猪肉,表面朴素不起眼,内涵却是十足!
将豆腐滑入口中,吃起来外脆里嫩。豆香与肉香完美结合,这滋味,尝过之后就难以忘怀。
翠绿的苦瓜宛如一个个小巧的翠绿圆筒,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盘,中间则是鲜嫩的肉馅。
轻轻夹起一块酿苦瓜放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苦瓜那独特的清香,肉馅充分吸收了苦瓜的清香,同时也将自身的鲜美渗透到了苦瓜之中。
酿茄子则是汁浓肉多,每一片的厚度恰到好处,既能够容纳饱满的肉馅,又不会过于厚重影响口感。
肉馅中的油脂渗透到茄子中,为茄子增添了一份醇厚的香味;而茄子的清香也融入到肉馅里,中和了肉馅的油腻感,用来拌饭最好了。
常驻广东人家餐桌C位的鸡,在梅州也被做出各种花样。尤其是客家菜的盐焗鸡,征服无数人。
盐焗鸡是广东省的非遗美食,谁能想到三黄鸡和最常见的粗盐居然能碰撞出如此美味!梅州成了当之无愧的“盐焗鸡之乡”。
选用家养小土鸡,腌制后用油纸包裹起来,放入均匀传热的大铁锅中,撒上足够的盐将鸡完全埋住。
在盐的包裹中,鸡肉经过了焗制,也会保持充分湿润,吃起来更加鲜嫩多汁,瞬间体会到,盐为什么能称“百味之首”。
撕开油纸的刹那,香气就扑鼻而来,鸡皮金黄脆嫩,鸡肉咸鲜多汁,隐隐还渗着几滴鸡油,真的是越嚼越香。
鸡都是当天现杀现卖的,盐焗鸡色泽金黄,格外诱人,肉质厚实的部位,咸鲜香嫩。
干爽的梅菜吸去了五花肉的油腻,又让肉带上了梅菜的清香,不得不说,梅州人在吃食上真的很有睿智。
山地劳作体力消耗大,使得客家人从不避讳油脂摄入。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经老抽涂抹、油炸上色切片,焖至软烂,配合咸酸味甘的梅菜,反扣上桌。
虽然用了不少油,梅菜扣肉却能做到肥而不腻。重点就在于一煮二煎三蒸,要把肥肉的油脂充分煎出。
烧鹅一般都是以整只鹅烤制,掌握好火候,烤的时候在炉中转动几次,光滑油亮。
梅州客家烧鹅选用的都是优质的鹅,肉质鲜嫩多汁,富有弹性。脂香油香浓郁,吃起来更是香脆多汁。
还可以再蘸上店家独有的酱汁,酸梅酱的酸甜恰到好处,既中和了烧鹅的油腻感,又为鹅肉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果香。
无论重大的喜宴,还是日常的家宴,梅州的餐桌上总有一道热气腾腾的开锅肉丸。
肉丸看着简单,实则不易,要用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剁碎加入各种配料,与木薯粉混合再蒸,还要撒上些许花椒粉。
这样的肉丸才会有猪肉的原香,既柔韧又爽脆,还很富有嚼劲,不会打渣,一口一个,实在是过瘾极了。
在客家人逢年过节的餐桌上,则少不了一道盆菜,混合了十几种食材,寓意着盆满钵满。
吃盆菜的时候也有讲究,通常会由上至下,逐层地吃,有莲藕,萝卜,也有鸡,肉丸,烧鹅......
鱼头煮粉的选材颇为讲究,通常会用肉多刺少的草鱼头+鱼腩肉+鱼尾,在锅里煎至金黄,再以清水慢炖,熬出奶白香浓的汤汁。
放入米粉同煮,再撒上葱花和胡椒,这样做出来的鱼头煮粉,才会汤鲜味浓,里面还会有鱼肉、手工鱼丸、豆腐和蔬菜等等蔬菜。
再嗦一口吸饱了汤汁的米粉,爽滑入味,吃一口鱼头,细嫩无刺,让人鲜得忍不住眯眼睛。
开了十来年的老店了,一碗鱼头煮粉里有米粉,鲩鱼丸和芹菜,鲩鱼丸脆脆弹弹的,汤汁超级鲜,而且一点也不腥,怕刺的小伙伴儿记得点鱼腩肉的。
一碗腌面直接吃成全球梅州人的共同乡愁。在梅州,客家人的清晨通常由腌面唤醒。
此处的“腌”并非我们熟悉的用盐或糖等物浸渍食物,客家的腌是指将烫熟的食物加料拌匀。
而腌面便是将面条烫熟后,加入灵魂猪油,辅以葱花、蒜蓉等调味拌食,作为油香和碳水的集大成者。
一碗油香油香的腌面,配上清而鲜美的三及第汤,就是平凡清晨里闪着光的味道。
单吃面条有些油腻,所以还要配一碗枸杞叶,猪瘦肉、猪肝、猪粉肠一齐烫出来的三及第汤。吃起来格外熨帖,就像是家的味道。
好喝营养之余,取名在科举上的好意头,也暗合了客家人重教育、重读书的“耕读传家”本色。
上过电视的腌面店,面实在是太香了。端上桌的刹那,就会有扑鼻的猪油香,喜欢吃辣的小伙伴儿还能拌些客家的蒜蓉辣椒酱。
与寻常的烧麦不同,梅州烧麦包裹的是满满的笋干+香菇+猪肉,真·皮薄馅多。
烧麦形如石榴,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尤其是糯米加笋丁的,又鲜又能吃饱。
通常是按碟来卖的,一碟有3、4个,蘸上些许辣酱油,再配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就能驱散清晨的所有倦怠。
这家是传承了两代的烧麦店,馅料里的笋放得很足,咬上去口感很是爽脆,3元4个,记得再点上一碗猪腰汤,味道和情怀都能拉满。
梅州好吃的面食也不只有腌面哦,还有非常推荐的汤南面线,还被评为“广东传统特色小吃”。
汤南面线形状细长如线,可煮可炒可溜,柔韧更有弹性,弥漫着几代人记忆中的老味道。
客家人是从喜好吃面食的中原地区迁徙而来的,所以也保留着喜好面食的天性,于是便有了小饺,当地人也会管它叫细饺。
小饺可腌可煮可榨,腌着吃入味鲜香,煮着吃皮滑肉嫩,炸着吃皮薄酥香,个头小小的,刚好能够一口一个,不知不觉就能炫完一盆。
有各类糯叽叽的粄,有祛暑清凉的糖水,有与众不同的客家小吃……让人瞬间选择障碍!
粄,是梅州最“多变”的碳水。在梅州,万物皆可粄,据说光粄就有200多种了。
“粄”出自客家话,由于实在形态多变,所以很难给出准确定义,但大多数时候可以理解为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食物。
不同的时节,会做不一样的粄,不同的地区,也都有着代表粄味,走在街头间,总能找到糯叽叽的粄。
比较典型的三种形态:条索状的老鼠粄、粄条汤;作为米皮包裹食材的捆粄、笋粄;更像甜品小吃的仙人粄等。
尤其是捆粄有些像是肠粉,但馅料比肠粉要丰富得多,有十几种口味,最常见的是芋头猪肉、菜谱豆干、酸菜猪肉,玉米胡萝卜等,淋上酱汁,吃起来美滋滋。
梅州的夏天,一定少不了冰冰凉凉的仙人粄,它像极了仙草冻。当地人会调入蜂蜜,撒上点香蕉露,吃起来清甜爽口,自有一股凉意驱散燥热。
笋粄则有些像“大饺子”,以木薯粉制作的粄皮,晶莹剔透,软糯Q弹,裹着香菇肉末萝卜干馅儿,鲜香可口。
还有萝卜粄、甜粄、老鼠粄、草粄、红团粄、碗粄、芋头粄、味酵粄、钵钵、黄粄……多达200+种,吃粄是梅州人认真对待生活的仪式感。
姜糖是梅州传统的特产之一,因梅州气候潮湿,所以这里的人从古代就有食姜的习惯。
姜糖采用纯天然姜汁配以淀粉精制而成,颜色橙黄透明,吃起来清甜爽口,不像糖果一样甜,也不会像姜那样辣,就算是作为零食来吃也非常可口哦。
对于梅州人来说,夜宵去吃碗牛杂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梅州人也有自己的牛杂,会颠覆你对于牛杂的认知。
与传统的广式牛杂不同,金山牛杂会将牛皮、牛筋、牛肚等食材,添入客家的红曲粉。
百侯薄饼出自梅州大埔县,这里有着更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历史,光是小吃就有100多种,还有几十项小吃被评为“广东客家十大名菜”。
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道卷成筒状的薄饼,虽然看上去其貌不扬,但是内馅极为丰富。
馅料一般以肉丝、豆腐干、豆芽、鱿鱼、香菇、虾仁等为主料。后来就演变成了风靡大街小巷的街头美食,口口皆碑。
以薏米、莲子、百合、银耳、红枣等制成,还有着“清热气、补元气、祛湿气”的效果。
夏天少不了要来上一碗,银耳软糯,红枣清甜,薏米爽滑,百合粉糯,再喝几口冰凉凉,甜丝丝的糖水,瞬间就暑气全消。
开了二十几年的老字号糖水铺,他家的糖水是用铁盒装的,清补凉的料超级足,绿豆沙和红豆沙也很好喝,完全熬成了糯糯的沙沙感。
待到了夜幕降临,梅州的街巷间就会出现卖牛奶煮蛋的小摊,忙碌了一整天,尝过了生活的苦,就会让人格外惦念那一碗朴实的甜。
浓郁的奶香和嫩滑的鸡蛋,巧妙地碰撞在了一起,或许是牛奶总会让人想起家的味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龙8头号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