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6 12:17:21 浏览: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和北京时间承办的第二届“最美家乡味”主题活动宣告收官。从2023年1月开始,《@老乡@老铁,新年好!》24小时美食跨小年大直播、20场“最美家乡味”探店直播、精彩纷呈的系列美食文化短视频、“老外也爱中国菜”全球征集,历时9个月,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伴随着“老外也爱中国菜”最佳故事TOP10的新鲜出炉而圆满落幕。
第二届“最美家乡味·最美家乡人”主题活动首次面向全球推出“老外也爱中国菜”短视频征集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老铁”纷纷秀出他们的中餐烹饪技能。法餐大厨刻苦钻研中国面点技艺,做出了融汇中西的极致葱油饼。
而更多外国朋友则是通过试吃打卡和寻找记忆里的中国味道,展示了他们对中国美食的热爱。阿塞拜疆美食博主在中秋节前夕,应景地尝试了月饼配中国茶。
来自白俄罗斯的北大留学生正在荷兰交换实习,吃着“荷兰制造”山寨“北京烤鸭”快馋哭了,好想念正宗的“北京烤鸭”……
“老外也爱中国菜”活动收到了来自美国、刚果、伊朗、法国、巴西、白俄罗斯、韩国、德国、印尼、阿塞拜疆、菲律宾、亚美尼亚、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外国朋友的精彩短视频,打call了几十种中国美味,通过一道道中国菜讲述了他们与中国的一份缘、一段情、一种爱。
经过综合评选,“老外也爱中国菜”最佳故事Top10新鲜出炉!10位“‘最美家乡味’海外传播推广大使”分别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伊朗、巴西、菲律宾、亚美尼亚、刚果。
今年6月至9月,第二届“最美家乡味”还开启了20场探店之旅海外同步直播,并同步释放多姿多彩的中国美食文化短视频。从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到岭南古郡广西钦州,从瓜果飘香的新疆巴州到世界美食之都广东顺德,“最美家乡味”美食探店官寻觅京城大街小巷,深度探访了20家地方特色餐厅,向外国朋友和海外华人华侨介绍了200多道口味独特、底蕴深厚的地域美食代表菜:状如满月的濮阳壮馍、火爆霸蛮的永州血鸭、“会唱歌”的啫啫鱼头煲……中华美食色香味意形的讲究和精湛技艺传承,不仅诱惑着味蕾,更令人充满想象和好奇,让更多外国人在被“美味”吸引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组图:河南濮阳壮馍、经典广东菜啫啫鱼头煲、江西南昌啤酒鸭、福建漳州土笋冻、江苏盱眙龙虾包、新疆椒麻鸡)
江西赣州三杯鸡、淮扬经典文思豆腐、新疆馕坑烤肉、云南蒸汽石锅鱼等几个短视频被海外博主广泛引用,刚一上线就引得海外网友关注,海外自媒体触达120万人。
全球化时代,各国美食纷至沓来,餐桌上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然而,无论何地、无论何时,中国的“家乡味”总能让人流连忘返。这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它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对于家乡情怀的回忆、传承与共情。“家乡味”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通过情感共情,独具文化魅力和温暖的力量。北京烤鸭、江浙沪包邮区的醉虾、贵州家乡菜糍粑辣子鸡、陕蒙地区朴实无华的酸稀粥、大道至简的重庆小面……中国的“家乡味”以其独特的魅力感动了世界。
(组图:北京烤鸭、江浙沪醉虾、贵州糍粑辣子鸡、海鲜酸辣汤、沙县麻酱面、陕蒙酸稀粥)
据悉,本届主题活动全网线万,海外传播广泛覆盖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泰国、新加坡、中东地区等7个国家/地区的19家海外通讯社及核心媒体、11家东南亚重点媒体,以及19 家中东重点媒体,并有超440 家新闻矩阵进行内容扩散。、彭博社、雅虎、尼德兰通讯社、时代通讯社等海外主流媒体进行重点报道,海外触达累积近 2000 万人次,海外视频播放量近110 万。
“最美家乡味”主题活动,让全世界“品味”了中国菜肴的精致与温暖,也将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给世界!
高考临近,考生如何科学饮食成了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专家提醒,考生在备考期间,切忌盲目进补和过量饮用提神饮料,应保证睡眠、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长还应关注考生心理状态,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多给考生一些正向鼓励,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高考。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涉及水质基准、气候效应、生态系统、长江模拟器、船舶低碳技术、农林废弃物、
由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线粒体—细胞核协同演化研究,定位了新的长寿基因。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可在物理层面实现对压力、摩擦力和应变三种力学信号的同步解码和感知,对压力位置的感知分辨率约为0.1毫米,接近于真实皮肤。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拥有高等植物39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仅分布于中国;动物物种同样非常丰富,其中鸟类1500余种,是世界上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深度融合科创生态——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观察
近期,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在安徽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由生态、环境、气象、地学、海洋、水利、农林等龙8体育官网跨领域全国学会、行业领军企业、代表性科研机构和公益组织发起。
屠格森与尹文英,又“吵架”了! “尹女士,请再仔细看看,你会同意我的看法。” “您知道,屠格森先生,不是一天两天,您也承认华蚖是很特别的,我有充分的理由坚持我的意见。”
6月4日,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嫦娥六号“挖土”的每一步,都有“关节肌肉”和“神经末梢”——航天电机的助力。它们大小不一、功能各异,
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圆满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本次任务中,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精心设计的钻采和表采相结合的“挖土”模式,以及为嫦娥六号装备的“挖土神器”,包括钻取采样装置、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
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地下溶洞采集鱼类样本时,发现了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将龙州中华喀鳅归入中华喀鳅属,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目前正在逐步开展相关研究。
搭建广聚英才、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平台,助力北京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在推进南岸区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试点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在建院30周年之际,经广大院士推选,中国工程院精选出院士主导或参与的100项工程科技成果以及中国工程院100项战略咨询研究成果。“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走进河北保定立中车轮集团,实验桌前,年轻工程师用扫描电镜检测铝合金中的夹杂物;隔壁的试制车间,工人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精炼熔剂和净化工艺,对再生铝的铝液进行二次净化提纯……
“国字号”博物馆又添新成员!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一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并举办首展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
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新坐标”在经济地理版图中更加醒目。2023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8万美元,世界级城市群地位进一步提升。